顏水龍教授在1960年左右,擔任林商號的顧問,開發出不少夾板(合板)建材的新設計及膠著劑;同時也為林商號董事長林歡邦先生創作了兩座馬賽克壁畫,顏水龍教授也完成許多高雄鼓山林商號合板工廠速寫作品。
其中一座應林董邀請所做的馬賽克壁畫在嘉義市林董的老家附近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博愛教會內。
另一座壁畫,則是林商號在高雄鼓山的工廠鳥瞰圖壁畫。
壁畫的說明圖如下:
Google Map:高雄林商號工廠衛星照片:
雖然這座壁畫的主題,是一座「工廠」,可是顏水龍教授在製作之時,還是在工廠周圍畫上了水牛咧。
上面這張圖片,是取自林俊成老師所撰的《鑲嵌藝術:馬賽克》一書。依此書所述,此座壁畫目前放在台北市林商號總公司內。
這座壁畫並非放在公共場所,所以我目前尚無法親自去拍照作記錄,只好先借用林俊成老師的著作。不過希望未來仍有機會一窺壁畫原貌。
這個作品的照片,我翻遍與顏水龍相關的研究著作中,只有林俊成老師這本書有登錄。
林商號高雄工廠鳥瞰圖馬賽克壁畫
林商號高雄工廠鳥瞰圖馬賽克壁畫
Last edited by 陳凱劭 on Mon Apr 14, 2008 12:40 pm, edited 6 times in total.
Re: 林商號高雄工廠鳥瞰圖馬賽克壁畫
我無意間中在中研院李國鼎網站,看到一張李國鼎與美援機構、美駐台大使館人員參觀高雄林商號工廠的照片。
原始網頁的照片說明:
1960年1月3日,美援會副主任委員尹仲容先生(左二)與秘書長李國鼎先生(右一)陪同美國開發貸款基金經理Mr. Vance Brand(右二),主管私人企業業務副經理Mr. Kirby,美國大使館代辦Mr. Yager(左一)及駐華安全分署署長Mr. Haraldson,參觀林商號合板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廠。
1950-1970,美國對台灣進行了數以百億美金的援助,在軍事、教育、工業、農業現代化都有極大的投資。當然,台灣也有回報,台灣培養出數以十萬計的優秀人才,赴美後一樣為美國所用;台灣一直是美國在西太平洋重要盟邦,在1980年以後以代工模式成為美國科技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看來林商號高雄工廠的創立,也有美國提供的資金(可能是貸款),及技術上的援助在內,所以才會有美國主管援助台灣的官員到高雄林商號視察。其實顏水龍教授在1950年代的工藝指導,也有美國及聯合國專家的參與幫助。
顏水龍教授的鳥瞰圖壁畫,很可能就是依工廠模型而構圖製作;當然,也有可能先有壁畫,才有工廠模型。這兩樣作品,相互之間一定有特殊的關係的啦,都是林商號工廠對賓客做簡報、介紹的重要工具。
原始網頁的照片說明:
1960年1月3日,美援會副主任委員尹仲容先生(左二)與秘書長李國鼎先生(右一)陪同美國開發貸款基金經理Mr. Vance Brand(右二),主管私人企業業務副經理Mr. Kirby,美國大使館代辦Mr. Yager(左一)及駐華安全分署署長Mr. Haraldson,參觀林商號合板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廠。
1950-1970,美國對台灣進行了數以百億美金的援助,在軍事、教育、工業、農業現代化都有極大的投資。當然,台灣也有回報,台灣培養出數以十萬計的優秀人才,赴美後一樣為美國所用;台灣一直是美國在西太平洋重要盟邦,在1980年以後以代工模式成為美國科技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看來林商號高雄工廠的創立,也有美國提供的資金(可能是貸款),及技術上的援助在內,所以才會有美國主管援助台灣的官員到高雄林商號視察。其實顏水龍教授在1950年代的工藝指導,也有美國及聯合國專家的參與幫助。
顏水龍教授的鳥瞰圖壁畫,很可能就是依工廠模型而構圖製作;當然,也有可能先有壁畫,才有工廠模型。這兩樣作品,相互之間一定有特殊的關係的啦,都是林商號工廠對賓客做簡報、介紹的重要工具。
Last edited by 陳凱劭 on Mon Dec 11, 2006 3:25 am,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Re: 林商號高雄工廠鳥瞰圖馬賽克壁畫
2005年11月,我去了一趟高雄,剛好經過了鼓山林商號的工廠,我沒帶地圖,就靠著顏水龍教授45年前壁畫的照片印象,照著附近的地理特徵,就確定了林商號舊工廠的地點。
林商號創立於戰後的1948年左右,商標應該是創立之初就有了。兩棵樹,構成「林」字。
這個商標是在現有廠區裡惟一有在使用的鐵皮廠房上端。
1952年顏水龍的《台灣工藝》,就有林商號寄付的廣告。廣告上的商標跟工廠廠房上當然是同一個,不過線條略有變化,應該是歷經多年後稍微走樣。
林商號創立於戰後的1948年左右,商標應該是創立之初就有了。兩棵樹,構成「林」字。
這個商標是在現有廠區裡惟一有在使用的鐵皮廠房上端。
1952年顏水龍的《台灣工藝》,就有林商號寄付的廣告。廣告上的商標跟工廠廠房上當然是同一個,不過線條略有變化,應該是歷經多年後稍微走樣。
Last edited by 陳凱劭 on Wed Nov 19, 2008 12:21 am,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Re: 林商號高雄工廠鳥瞰圖馬賽克壁畫
林商號高雄工廠,早在1993年就停產了。
台灣從1990年初,因工資上漲,勞工意識抬頭,很多傳統的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外移到中國、東南亞等落後國家。外移後的廠房土地,多半大片而方整,還可以搭著台灣房地產的熱潮高峰,變更地目後順勢變為住宅區或商業區。
這也是歷史的必然,台灣在1960年代,也是有美國的RCA電視、Mattel芭比娃娃等很多公司來台設廠,圖的是台灣有不怕吃苦,源源不絕的勞工,及廉價的工業土地、及台灣政府稅負上的優待所吸引。
風水輪流轉,這些勞力密集產業,1990年代後也從台灣再外移出去。
林商號高雄廠關廠的真正原因,我並沒有打聽到。是有聽過從事木業的朋友,說林商號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有設廠,但也已轉賣了,轉型為土地開發建築業務。
產業外移到工資、土地更便宜的地方,舊的員工解散,老實說是資本家節省成本最快的方法。從事技術及產品研發、品牌的昇級,其實是比較長遠的作法,但也不一定會轉型成功。
1960年前後,顏水龍教授擔任林商號的顧問,為林商號設計開發設計了很多新產品;顏水龍甚至包辦了林商號參加各種商展的展示設計。
合板(三夾板)是二次加工的木料,利用膠合、拼接等等方法,讓細碎的木原料,或等級本來比較差的原料,可以整合成適用於傢俱、室內裝修的材料。簡單地說,它等級沒有原木高,但若經過設計,仍然有機會創造出高級品的質感。
顏水龍當年的職位雖是顧問,依我來看他應該是承林董之命,主導林商號的研發。1960年代的台灣產業,畿乎都是引進美國、日本的製造技術,直接在台灣生產,或代工外銷;很少有資本家會做產品研究發展的。
我從前人整理的顏水龍先生傳記有看到,1960年代,顏水龍曾經回到成功大學建築材料中心,與中心的助教研發新的合板「膠著劑」。
這個「成功大學建築材料中心」我當然是知道的。它是1950年代末期成立,大概在1970年代初就解散了,解散的原因是當初認定公立大學不該有營利部門;它建築物蓋在建築系與土木系中間。這個算是研究及營利機構,不是教學單位,也接受政府及民間的委託研究案,負責這個單位主要的是建築系這邊的老師。
顏水龍回到成功大學,當然人事已非,當時的教授換過很多輪了,大部份都不認識他。只有接顏水龍美術教授位子的老朋友郭柏川會認識他,還有幾位顏水龍教過,第一屆的建築系學生,留在學校從助教做起,當時大概昇到講師的高煥庚、徐哲琳幾位會認識顏水龍教授。我猜顏水龍回到成大研究膠合劑,找的應該就是這幾位認識的朋友及學生。
顏水龍傳記中,並沒有再提到「膠著劑」後來研發得如何了,只是記載有這麼回事。不過從這件小事,也可以知道,顏水龍當年在林商號的顧問工作是盡心盡力的,幫林商號合板公司擔當了研發的重任。
大量生產能創造利潤,但壓低生產成本(工資、材料)其實效益有限,不如去創造更多附加價值,建立品牌。其實顏水龍教授從油畫家轉而從事本土工藝指導,也是靠這一貫的概念。
顏水龍教授雖然沒當過大老闆,沒有賺大錢,沒有做大官;但是從顏水龍教授一生來看,在觀念上,他是走在他的時代前面的。經過幾十年後,我們在歷史研究上,也肯定了顏水龍教授當年的努力。
也許1980年代以後的林商號經營階層裡,缺了一個像當年顏水龍教授這一型的創意人物,沒有做產業的昇級,或因應時代變化去創造新的附加價值。以致1990年在時代的浪潮下,林商號工廠關廠或外移了。
林商號目前只剩一位經理,一位老職員,守著空的廠房,主要的事務是在處理林商號工廠土地及開發事宜。我遇到這位老職員,他說林商號從第一代林歡邦先生,已傳到第三代了,
林商號發源於嘉義,高雄工廠是1950年代中期在高雄鼓山設立。會設在高雄的原因,推測是高雄鼓山,今天高雄市立美術館,內惟埤一帶,有很多木業工廠,還有很多貯木池;此外,高雄港是台灣第一大港,木料靠貨運進來高雄港,加工後再由高雄港出口。當年政府政策上在鼓勵去高雄設立工廠,讓高雄成為產業城市,也吸引南部年輕人口到高雄就業。
林商號當年的事業算是很大的。林歡邦董事長在嘉義市博愛國小(在博愛基督長老教會附近),當過第一屆的家長會長,博愛國小校內,還有林董的紀念銅像呢!林董當年捐了很多錢給嘉義市博愛國小,及幫博愛教會成立幼稚園,出錢請顏水龍去教會做了一幅耶穌基督馬賽克壁畫。
林商號工廠2005年的現況,與四十多年前顏水龍教授鳥瞰圖壁畫的記錄,當然是差別很多了。
林商號土地,已先處理掉一部份,正在建透天住宅,本照片左右兩側原本都是林商號工廠土地,這張照片是從愛河拍過去的:
另一部份,2005年已完成市地重劃,捐出一半土地給政府做公共設施(道路、綠地、公有土地),其他發回地主自行開發。照片中這些廠房,再過一陣子就人間蒸發了,顏水龍教授的鳥瞰圖壁畫、廠區速寫記錄,恐怕也要成歷史畫面了。
1993關廠以後,因為在等待地目變更程序,這十幾年就另租給他人營業:
林商號工廠,外牆是水泥空心磚,屋架是木構,這是台灣終戰初期工廠,軍事建築的建材特色。這一帶廠房拆掉只剩一層皮,主要是租給一家運輸公司做遊覽車的停車場:
廠房沿著愛河部份,新闢一條道路
廠房沿著鐵路部份,也新闢一條道路。寬闊但沒什麼車子的道路之左手邊,就是縱貫鐵路的啦。
一條新開,穿過林商號工廠的新道路,很巧合的,叫做「龍水」一路。
台灣從1990年初,因工資上漲,勞工意識抬頭,很多傳統的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外移到中國、東南亞等落後國家。外移後的廠房土地,多半大片而方整,還可以搭著台灣房地產的熱潮高峰,變更地目後順勢變為住宅區或商業區。
這也是歷史的必然,台灣在1960年代,也是有美國的RCA電視、Mattel芭比娃娃等很多公司來台設廠,圖的是台灣有不怕吃苦,源源不絕的勞工,及廉價的工業土地、及台灣政府稅負上的優待所吸引。
風水輪流轉,這些勞力密集產業,1990年代後也從台灣再外移出去。
林商號高雄廠關廠的真正原因,我並沒有打聽到。是有聽過從事木業的朋友,說林商號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有設廠,但也已轉賣了,轉型為土地開發建築業務。
產業外移到工資、土地更便宜的地方,舊的員工解散,老實說是資本家節省成本最快的方法。從事技術及產品研發、品牌的昇級,其實是比較長遠的作法,但也不一定會轉型成功。
1960年前後,顏水龍教授擔任林商號的顧問,為林商號設計開發設計了很多新產品;顏水龍甚至包辦了林商號參加各種商展的展示設計。
合板(三夾板)是二次加工的木料,利用膠合、拼接等等方法,讓細碎的木原料,或等級本來比較差的原料,可以整合成適用於傢俱、室內裝修的材料。簡單地說,它等級沒有原木高,但若經過設計,仍然有機會創造出高級品的質感。
顏水龍當年的職位雖是顧問,依我來看他應該是承林董之命,主導林商號的研發。1960年代的台灣產業,畿乎都是引進美國、日本的製造技術,直接在台灣生產,或代工外銷;很少有資本家會做產品研究發展的。
我從前人整理的顏水龍先生傳記有看到,1960年代,顏水龍曾經回到成功大學建築材料中心,與中心的助教研發新的合板「膠著劑」。
這個「成功大學建築材料中心」我當然是知道的。它是1950年代末期成立,大概在1970年代初就解散了,解散的原因是當初認定公立大學不該有營利部門;它建築物蓋在建築系與土木系中間。這個算是研究及營利機構,不是教學單位,也接受政府及民間的委託研究案,負責這個單位主要的是建築系這邊的老師。
顏水龍回到成功大學,當然人事已非,當時的教授換過很多輪了,大部份都不認識他。只有接顏水龍美術教授位子的老朋友郭柏川會認識他,還有幾位顏水龍教過,第一屆的建築系學生,留在學校從助教做起,當時大概昇到講師的高煥庚、徐哲琳幾位會認識顏水龍教授。我猜顏水龍回到成大研究膠合劑,找的應該就是這幾位認識的朋友及學生。
顏水龍傳記中,並沒有再提到「膠著劑」後來研發得如何了,只是記載有這麼回事。不過從這件小事,也可以知道,顏水龍當年在林商號的顧問工作是盡心盡力的,幫林商號合板公司擔當了研發的重任。
大量生產能創造利潤,但壓低生產成本(工資、材料)其實效益有限,不如去創造更多附加價值,建立品牌。其實顏水龍教授從油畫家轉而從事本土工藝指導,也是靠這一貫的概念。
顏水龍教授雖然沒當過大老闆,沒有賺大錢,沒有做大官;但是從顏水龍教授一生來看,在觀念上,他是走在他的時代前面的。經過幾十年後,我們在歷史研究上,也肯定了顏水龍教授當年的努力。
也許1980年代以後的林商號經營階層裡,缺了一個像當年顏水龍教授這一型的創意人物,沒有做產業的昇級,或因應時代變化去創造新的附加價值。以致1990年在時代的浪潮下,林商號工廠關廠或外移了。
林商號目前只剩一位經理,一位老職員,守著空的廠房,主要的事務是在處理林商號工廠土地及開發事宜。我遇到這位老職員,他說林商號從第一代林歡邦先生,已傳到第三代了,
林商號發源於嘉義,高雄工廠是1950年代中期在高雄鼓山設立。會設在高雄的原因,推測是高雄鼓山,今天高雄市立美術館,內惟埤一帶,有很多木業工廠,還有很多貯木池;此外,高雄港是台灣第一大港,木料靠貨運進來高雄港,加工後再由高雄港出口。當年政府政策上在鼓勵去高雄設立工廠,讓高雄成為產業城市,也吸引南部年輕人口到高雄就業。
林商號當年的事業算是很大的。林歡邦董事長在嘉義市博愛國小(在博愛基督長老教會附近),當過第一屆的家長會長,博愛國小校內,還有林董的紀念銅像呢!林董當年捐了很多錢給嘉義市博愛國小,及幫博愛教會成立幼稚園,出錢請顏水龍去教會做了一幅耶穌基督馬賽克壁畫。
林商號工廠2005年的現況,與四十多年前顏水龍教授鳥瞰圖壁畫的記錄,當然是差別很多了。
林商號土地,已先處理掉一部份,正在建透天住宅,本照片左右兩側原本都是林商號工廠土地,這張照片是從愛河拍過去的:
另一部份,2005年已完成市地重劃,捐出一半土地給政府做公共設施(道路、綠地、公有土地),其他發回地主自行開發。照片中這些廠房,再過一陣子就人間蒸發了,顏水龍教授的鳥瞰圖壁畫、廠區速寫記錄,恐怕也要成歷史畫面了。
1993關廠以後,因為在等待地目變更程序,這十幾年就另租給他人營業:
林商號工廠,外牆是水泥空心磚,屋架是木構,這是台灣終戰初期工廠,軍事建築的建材特色。這一帶廠房拆掉只剩一層皮,主要是租給一家運輸公司做遊覽車的停車場:
廠房沿著愛河部份,新闢一條道路
廠房沿著鐵路部份,也新闢一條道路。寬闊但沒什麼車子的道路之左手邊,就是縱貫鐵路的啦。
一條新開,穿過林商號工廠的新道路,很巧合的,叫做「龍水」一路。
Last edited by 陳凱劭 on Wed Nov 19, 2008 12:20 am, edited 1 time in total.
Re: 林商號高雄工廠鳥瞰圖馬賽克壁畫
找到幾張農業復興委員會(農委會)所拍的1960年代,高雄林商號工場的老照片:
1.1962年林商號參加於台北市「中華商場」舉辦十期不同展覽主題的「工業新產品示範展覽會」;因為顏水龍教授當年除了協助設計合板材料,也幫忙林商號的展覽設計。這個小攤位可能是顏水龍教授經手過的。大家也可以看看林商號當年的麗光板、化粧合板、空心板等合板產品。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2.1960年林商號外觀: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3.1960年林商號外觀: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4.1960年林商號外觀: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5.1960年林商號貯木池: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6.1960年林商號產品展示(這些產品中,部份應該是出自顏水龍教授的指導):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1.1962年林商號參加於台北市「中華商場」舉辦十期不同展覽主題的「工業新產品示範展覽會」;因為顏水龍教授當年除了協助設計合板材料,也幫忙林商號的展覽設計。這個小攤位可能是顏水龍教授經手過的。大家也可以看看林商號當年的麗光板、化粧合板、空心板等合板產品。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2.1960年林商號外觀: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3.1960年林商號外觀: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4.1960年林商號外觀: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5.1960年林商號貯木池: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
6.1960年林商號產品展示(這些產品中,部份應該是出自顏水龍教授的指導):
原照片網址:
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 ... 0001-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