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問:我從1955年,王白淵寫的「台灣美術運動史」及1971年出版的《台灣省通誌學藝志藝術篇》(也是由王白淵主筆),看到戰後的1946年12月,顏水龍曾率領台南的年輕畫家,到台南市參議會辦過畫展,請問這個展覽,您有一起去嗎?
張炳堂:這件事我倒不知道,也就沒有參與,這時的顏水龍搬到台南公園西北角那裡去了。
筆者註:1971年,台灣省通誌中的藝文志,由王白淵主筆美術史的部份,因為王白淵在1955年的《台北風物》雜誌發表過有大量戰前戰後美術史料的「台灣美術運動史」。而顏水龍因為1952年出版《台灣工藝》一書,對台灣工藝有調查研究,故參與了台灣省通誌中的藝文志中的「工藝史」部份,詳見下圖。《台灣省通誌》是由台灣省文獻會主版。台灣省文獻會是常設機構,平時就在從事史料蒐集及史稿編修,而通誌一書約十年出版增修一次。
筆者註:台灣省通志後來陸續有他人增修,最新的版本中,仍可以看得到王白淵與顏水龍當年的文字。顏水龍在通志中的工藝史章節結構,顯然來自顏水龍自己的《台灣工藝》一書。
台灣省通志中的記載:
筆者註:這篇通志開頭所云:『台灣光復後,異族統治下的政治差別及民族歧視,全部廢除』,今天來看,全是鬼扯。這段不是王白淵所寫,是後人重修時所加。
筆者問:1945年戰後日本人離開,廖繼春搬回台中,1945-1949這段期間,顏水龍這時算不算是台南市的洋畫界的領導人?
張炳堂:沒錯。顏水龍在這段期間等於是台南洋畫,甚至台南美術界的領導人。
筆者問:從台南的美術發展史來看,1949年顏水龍從成大的教職辭職,搬離台南,這件事影響了台南的美術史;因為顏水龍的離開,使得郭柏川接了顏水龍在成大的缺,然後就是南美會的成立,因為如果成大沒有教授的缺,郭柏川或許就不會待在台南,幾乎就不會有南美會了。
張炳堂:你講得很對!不過歷史不能重來,假設性的事只能說說罷了。但顏水龍離開台南的確改寫了戰後台南的美術發展史。
筆者問: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台灣在日本時代出道的畫家中,幾乎都曾參加過台陽畫會,當然有人是參加後又退出,有人早參加,有人晚參加,像黃土水、陳植棋早在台陽成立前就過世所以也沒參加台陽;但我查過有三個日本時代就出道的台灣美術史上重要的前輩畫家一生中從未參加過台陽,一是倪蔣懷,他的輩份年紀比楊三郎.顏水龍大十歲,又主持礦業作生意,所以沒參加台陽;第二位是藍蔭鼎;第三位則是郭柏川。我認為戰後台南美術研究會在郭柏川的領導之下,能有這麼大的活動力,甚至可以說是台灣除了台陽以外最有活力的畫會,也撐得最久,到今天仍在;其中一個關鍵竟是郭柏川沒有加入台陽,使得南美會與台陽畫會間隱然有競爭關係。其實郭柏川與台陽的老畫家也都是幾十年認識的老友,有的是台北師範的前後期同學,或日本東京美校前後期同學;但郭柏川一生就是沒加入過台陽。請問當時郭柏川有禁止南美會會員加入其他畫會嗎?
張炳堂:你講得很對。郭柏川教授的確禁止南美會會員參加其他畫會,當然包括台陽在內,本來郭柏川與高雄的劉啟祥與嘉義方面的畫家要合組南台灣畫會,從嘉義以南到高雄,後來卻為了要在哪裡輪流辦畫展有了爭執,南台灣畫會就散了。我自己其實也是郭柏川教授1974年過世後才加入台陽。郭柏川與台陽中幾位老畫家也曾在當年省美展評審上有理念上的衝突(主要是楊三郎、李石樵)。事實上郭柏川1936年會離開台灣,到中國北京定居教書,也代表他的文化甚至政治上的信仰;他受日本教育,但卻對日本有很強的反抗意識,去北京之前,郭柏川在台南的公學校教書,就敢跟日本人嗆聲,去北京後因為是二戰日軍佔領,他懂日文但在北京不教日文,不幫日本軍方做事,第二任太太是在北京認識。這種認同現象在台陽畫會中的老會員中是比較少見的。又像郭柏川畫作簽名,標的始終是「中華民國」紀元,這種特色在同輩受過日本教育的前輩台灣畫家中,也是少見的。
台南畫家張炳堂先生訪問記
Re: 台南畫家張炳堂先生訪問記
Last edited by 陳凱劭 on Wed Nov 19, 2008 4:14 am, edited 3 times in total.
Re: 台南畫家張炳堂先生訪問記
筆者最近查考一些歷史文獻,在1942-1945任職日本時代台南市役所(管台南市)土木課技士的盧嘉興先生在1970年代發表的一些關於1944年赤崁樓古蹟修復的文章。kschen wrote:張炳堂:我給你看一些戰前的畫展資料。
盧嘉興當時年約二十出頭,以台南市役所技士身份參與了1944年赤崁樓古蹟修復。他文章很長,有提到了為此案南下台南主持工程的千千岩助太郎教授,及負責油漆彩繪配色顏水龍教授(盧文有特別註明,顏水龍教授在寫作該文時已定居台北)。
盧嘉興的文章提到,1944年12月,赤崁樓工程完成,1945年一月初,在新完工的赤崁樓文昌閣二樓舉辦「獻納畫展」。但開幕當天遇到美軍空襲,所以畫展沒有舉辦。
看到這段就拿起電話詢問張炳堂先生,他所保存的這張畫展目錄是否就是史書上記載的1945年一月獻納畫展。因為目錄上很巧合的有赤崁樓的圖樣!
不過張炳堂先生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說他保存的這張畫展目錄的舉辦地點,是台南市「愛國婦人會會館」(註)。台南市在日本時代做畫展的場所,最常用的是公會堂(終戰後改稱社教館)。此外在今天中山路的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日本時代是商工陳列館,顏水龍在台南州指導工藝品在此展覽過。這座商工陳列館在戰爭期間被美軍炸毀。
雖然這張目錄不是在剛修好的赤崁樓舉辦的那次,不過這次畫展的籌備及參加,以顏水龍教授當時在台南畫壇的地位,應該不會置身事外的。
註:愛國婦人會是日本時代一個女性組織;類似兩蔣時代,宋美齡領導的「中國婦女反共聯合會」(婦聯會)之流的組織。台南市的愛國婦人會會館位於今台南市府前路與南門路交叉口附近,終戰後這會館改成「台南美國新聞處」。這座老建築今仍在,已列入古蹟,目前是台南市圖書館中區分館,近年內將會有整修。
Last edited by 陳凱劭 on Wed Nov 19, 2008 4:15 am, edited 1 time in total.
Re: 台南畫家張炳堂先生訪問記
筆者問:能不能談談1940年代的其他回憶?
張炳堂:我那時跟顏水龍教授住在今天青年路,這條路在日本時代最乾淨的路,為什麼呢?因為台南州知事每天到台南州廳上班都會經過這裡。
張炳堂:說到日本時代的台南州知事,我記得顏水龍教授夫人金女士,當年是去日本學洋裝剪裁,回台南後也從事洋裝設計製作指導,她也是日本時代極少數台灣到日本學洋裁的。當年金女士常去台南州知事官邸,幫州知事夫人做洋裝。
(筆者註:台南州是目前的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州知事就是州最高行政長官)
台南州知事官邸今貌,已指定為古蹟,未來將整修為藝文空間用途。六十多年前,顏水龍教授夫人金女士,常帶著製作的洋服來這裡給州知事夫人。
台南州廳今貌,終戰後曾一度是國民黨空軍的後勤司令部,1970年左右,在前台南市長林鍚山(也是顏水龍在成大建築系教過的學生)任內把台南市政府遷回來這裡。1997年市郊的新市政府大樓完工,目前已指定為古蹟,也完成整條恢復舊貌。目前是「國家台灣文學館及文化資產保存中心」
張炳堂:我還記得1945年戰爭結束,1946年日本人被遣返,全台灣除了三萬個技術官僚被暫時留任,其他約三、四十萬個軍、警、政府官員、教師、技術人員及家屬,全數被遣返。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規定只能帶三件行李及固定現金,所以很多日本人把蒐藏的字畫古董文物書籍拿出來在街上賤價變賣(有點像跳蚤市場);這是日本人優秀的地方,他們對文化、藝術、學術都有一定興趣及收藏,其實當年的台灣人也有感染到這個文化風氣。我當年就在民權路上尋寶;我還記得有遇到顏水龍教授,他也在尋寶。他美術出身,又做過台灣民藝、手工藝的研究,他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張炳堂:我還記得1980年代,年份不記得了;有一回我到台北市立美術館參加畫展,在會場上遇到顏水龍教授。他看到我很高興,吩咐我展覽完後一起回到他大直的寓所坐坐喝咖啡,這是我最後一次與顏教授在一起長談。
張炳堂:我那時跟顏水龍教授住在今天青年路,這條路在日本時代最乾淨的路,為什麼呢?因為台南州知事每天到台南州廳上班都會經過這裡。
張炳堂:說到日本時代的台南州知事,我記得顏水龍教授夫人金女士,當年是去日本學洋裝剪裁,回台南後也從事洋裝設計製作指導,她也是日本時代極少數台灣到日本學洋裁的。當年金女士常去台南州知事官邸,幫州知事夫人做洋裝。
(筆者註:台南州是目前的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州知事就是州最高行政長官)
台南州知事官邸今貌,已指定為古蹟,未來將整修為藝文空間用途。六十多年前,顏水龍教授夫人金女士,常帶著製作的洋服來這裡給州知事夫人。
台南州廳今貌,終戰後曾一度是國民黨空軍的後勤司令部,1970年左右,在前台南市長林鍚山(也是顏水龍在成大建築系教過的學生)任內把台南市政府遷回來這裡。1997年市郊的新市政府大樓完工,目前已指定為古蹟,也完成整條恢復舊貌。目前是「國家台灣文學館及文化資產保存中心」
張炳堂:我還記得1945年戰爭結束,1946年日本人被遣返,全台灣除了三萬個技術官僚被暫時留任,其他約三、四十萬個軍、警、政府官員、教師、技術人員及家屬,全數被遣返。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規定只能帶三件行李及固定現金,所以很多日本人把蒐藏的字畫古董文物書籍拿出來在街上賤價變賣(有點像跳蚤市場);這是日本人優秀的地方,他們對文化、藝術、學術都有一定興趣及收藏,其實當年的台灣人也有感染到這個文化風氣。我當年就在民權路上尋寶;我還記得有遇到顏水龍教授,他也在尋寶。他美術出身,又做過台灣民藝、手工藝的研究,他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張炳堂:我還記得1980年代,年份不記得了;有一回我到台北市立美術館參加畫展,在會場上遇到顏水龍教授。他看到我很高興,吩咐我展覽完後一起回到他大直的寓所坐坐喝咖啡,這是我最後一次與顏教授在一起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