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顏水龍:台灣的造形文化

Posted: Sat Nov 20, 2004 12:02 pm
by 陳凱劭
顏水龍:台灣的造形文化

http://tw.myblog.yahoo.com/jw!TqiWSGKaE ... le?mid=201
(自行copy整行)

這篇文章,依網頁顯示,是顏水龍教授到高雄海青工商美工科/廣告設計科演講。我1993-1995服兵役是在高雄左營,對這所學校我還算熟悉,它前身是海軍子弟學校,從他歷史及校舍建築式樣來看,是所「中國」風味極重的學校。早年,海軍還派出軍車,到左營各眷村載小孩到校就學哩。

演講的年代不詳,推測該校美工教師中可能有顏水龍弟子,才邀請老師顏水龍教授去高雄演講。

這篇講稿原文,其實在1970年代顏教授發表的文章、畫冊就已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顏水龍教授講稿,最末尾列出的三本參考書目:

1.藤島亥治郎工學博士 台灣的建築 彰國社
2.陳奇祿博士     民族與文化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顏水龍       台灣工藝  光華印書館

第一本,要特別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作者 藤島亥治郎 是戰前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系的教授,受日本政府資助於1936年來台做二十一天考察(除來台灣外,還去過東南亞其他國家),但直到1947年才在東京出版此考察見聞。這位來自東京的大牌教授,來台走馬看花,不可能事先有深入的研究,也不可能知道該去哪裡考察。其實這本書中的調查資料(圖面、照片、地點等等),建築樣本,大部份均出自當時來台已十年的千千岩助太郎教授教授所提供。而千千岩是顏水龍半世紀的好朋友;我相信顏水龍教授一定知道這本書與他老朋友千千岩的淵源,而引用此書。

第二本是台灣文化人類學重要學者,前文建會主委陳奇祿著作。

第三本是顏教授自己寫的書,完成於1950年代初期,據說先以日文寫成,再翻成漢文。這是台灣第一本調查討論本土工藝歷史與未來發展的專業著作。

簡介至此,以下是顏教授原文,因本站尚不支援table tag(表格語法),所以表格部份以圖形代替。

Re: 顏水龍:台灣的造形文化(高雄海青工商演講全文)

Posted: Wed Nov 24, 2004 1:42 pm
by 陳凱劭
顏水龍:台灣的造形文化

所謂台灣文化基指有關建築及生活抈具方面的造形。也就是衣食,包活住行,冠婚葬祭,宗教,娛樂的器具等等。不用說這些造形中,按其用途所需要機能、形態色彩、視覺、觸覺等等的表現,會因時代不同而產生變化,會隨時代而發展。並且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傳統造形,以此顯示時代文化的興衰。

今天就以這種傳統的造形基礎、來為現代生活的需要,創造出新時代的造形。它的過程就傳統-選擇-創作。

現在就讓我來探討台灣造形文化的由來:

第一種是山地的原始藝術,是台灣土著九個種族::泰雅族(Atayal)、賽夏族(Saisiat)、布賽族(Bunun)、鄒族(Tosu)、排灣族(Pauwan)、魯凱族(Rukai)、雅美族(Yami)、阿美族(Ami)和卑南族(Puyma)。
  他們居住在山中所發展出來的住宅及生活用具、建築裝飾品,如木器、編織品和陶器等造形,都是具有特色,並不遜於非洲及大洋洲、美洲印第安人的藝術和造形文化。

第二種是:漢民族帶來的造形文化。自漢代以後、漢民族擴展。根據連雅堂先生的巨著「台灣通史所說:『當明之世,漳泉地狹,民去其鄉,以拓殖南洋,而至台灣者永夥。加上地理之深厚和,歷史上涃源、台灣、澎湖邵島和大陸之間差不多在公元六一0年、就有了關始交通、漢民族也就很自然地移入台灣』」

元代(公元一三三五-一三四0年),在澎湖就設置了巡檢司、隸同安縣,這是澎湖編入中國版圖的開始。也表示在其時漢民族的移民已有了相當的數量,直到永歷五兵士二萬五千,向鹿耳進發,翌年荷蘭人投降。鄭成功將明代的香火在台延續,也開始了台灣的開發。

第三種是:西洋諸族,來台灣..........從公元一五七0年開始已有西洋人殖叱於馬尼拉,荷蘭人在公元一六二四年開始殖民旒台南,據說歐洲人最初發見台灣諸島是公元一五四四年。葡萄牙人從澳門往薩摩(日本九洲)航行中、在海上望見翠綠的島影,感動稱之(美麗島)而定名。後來以東印度公司為基地的荷蘭人,於公元一六0二年,占領澎湖,不久被明軍擊退,但再上陸於澎湖紅木埕建城,與明軍對戰,終於與明軍談和,一六0四年放棄去澎湖,其化價是答應以台灣本島與之通商。荷蘭人就在本島外圍之小島鯤身(現在的安平)海邊建立炮台,在一六二七年,改築城閣於安平,名為(熱蘭遮城),一六三0年熱蘭遮城大事改築,相當壯觀。

荷蘭人自澎湖移到台灣後,商務日趨繁榮,漢人的移入量愈多。公元一六二五年,以赤嵌(即現在的台南市赤嵌樓)附近為中心形成市街。一六五三年改建新城與熱蘭遮城中隔台江,即今之赤嵌樓的舊址。

漢人移居台灣本島較澎湖郡鳥為遲,在荷蘭人佔據了台南一帶之後,根據「巴達維亞日記」的記載,荷蘭的聯合東印度公司利用他們的船隻,自台灣對岸中國大陸,運送漢人進入台灣,公元一六三六年以後,荷蘭人在台灣開始獎勵農耕及貿易(主要是蔗農,製糖)他們以通常商馴化土著人民為耳,前其中天主教的傳教至為認真。北起鹿港,南至鳳山,受洗禮者約五千人。

另一方面常常被逐的西班牙人,比荷蘭人慢兩年,即公元一六二六年,經台灣東海岸北航,終於在基隆建築聖薩究瓦多城,一六二九年,迥進入淡水港,建造 Satd Oning城開始通商及佈教。但是因為這些工事常常發生衝突繼兩互相攻擊,一大四三年因淡水、基隆被荷蘭人奪去。西班牙人不得巳撤退離台。
  荷蘭人後來也因鄭成功復興明朝的計劃需要要統一台灣,而於公元一六六一年(永曆十五年)放棄台灣。據台以來差多三十八年之久,至此以後歐洲文化暫在台灣絕趾。至於公元一八四六年(道光二十六年)清朝解除禁教以後,西班牙、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開始佈教並通商於台灣。

第四種:台灣在光緒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割讓給日本、日本佔據了台灣以後,社會變動很大,個人生活有所變化、直致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日本人總共統治了台灣五十年,其間所受到的文化沖擊大家都知道不必在這多加論述。

由前述四種因素交互影響,所產的造形特色,諸轡建築造形,山地渶民族,西洋樣式,日本樣式各有千秋。山地的九個種族,按生活環境都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住宅建築,大部份在主屋以外附建殼倉及畜舍以外,如鄒族及阿美族有建集會所,泰雅族附建展望台,雅美族具有工作室、涼台、船艙、產屋等。如排灣的建築材料是以竹、石、石板,彫飾等為特色,至於漢民族的建築樣式更是千變萬化,主要建築種類是:官用建築,城堡、衙門、公共建築=公館,家廟。住宅建築=住宅及庭園,宗教建築=文武廟及書院,佛寺、廟祀,其他牌樓,碑碣等等分述如下:

1.都城

Image

1.砲台

Image

2.會館

為同鄉出身青的會裡面有舞台設備,互相親睦安慰乃至商議或俱樂部,值得一書的會館是為台南市廣東廣西兩卅出身者的會館,是非常傑作的建築作品,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受美軍轟炸而捐毀。

3.儒教建築

Image

4.書院

Image

5.道教的祀廟與佛教建築

(1) 城隍廟:為民生安住建築,奉祠城堡隍濠為神在台灣有二十四廟。

(2) 土地公廟:奉祠福德神,為土地的財富之神,土地公夫人土地媽配祀。

(3) 有應公祠:有求必應為奉祠無緣枯骨可得福。

(4) 關帝廟(武廟):奉祠武將關羽,相當於儒教的文廟。

(5) 媽祖廟:媽祖天合宮,天合宮,朝天宮,配天宮,慈祐宮等奉祠,福建省及台灣省民非常崇尊的天上聖母媽祖天后宮。台南媽祖,北港朝天宮,朴子配天宮,關渡媽祖宮,鹿港媽祖廟等規模較大。

(6) 保安宮:奉祠保生大帝。

(7) 三山國天廟:奉祠三山國王。

(8) 開山王廟:奉祠延平郡王。

6.佛寺

(1) 台南市開元寺:為鄭成功夫人董氏養老的北園。康熙二十五年建造。

(2) 法華寺:康熙二十二年為寺建成。

(3) 竹溪寺:康熙三十二年前建。

(4) 龍山寺(鹿港):為建築最注目的佛寺,本尊為觀菩薩。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創建之際採用法國石材,本材由大陸輸入外門。門內石獅有銘文,嘉慶三年(一七八九年)大殿扁額遻有咸豐八年經過重修。

(5) 台北龍山寺:奉祠渡海安全的觀音,乾隆三年起工,同五年竣工,最華鹿母屋,其他建築也非常萃美絢爛,為台灣建築的標本。

(6) 台北市劍潭寺:奉祠觀音本尊,康熙年間創建,乾隆三十八年增建。

(7) 馬公觀音亭:康熙三十五年創建。

其他:墓廟.牌樓.石碑.庭園都有固有的表現。

7.西洋系統建築:

荷蘭人最初占有澎湖後來台占有安平與台南,又西班牙人占有期隆與淡水,都曾建設城堡堅固基地以預防對方的攻擊。

(1) 荷蘭的築城:紅木埕城,澎湖島馬公郊外(一六二六年)caste Zelandia(赤嵌樓台南)

(2) 西班牙築城:
cesteio Sam Sarvadolo(聖薩求瓦多)基隆市社寮(一六二六年)Eltenburg(愛登堡此名)Castelo Santo Domingo(卡斯特羅聖拖多明哥城。

1.宅館井

一般在城內衙,兵舍、教會堂、牢獄、倉廟、市場、住宅的建設,現在都看不見,只有教會尚可以看到一點

10.基督教建築

台灣的基督建築為蘭人據合後即寬永三年,公元一六二六年,天主教就開始佈教,佈教的目的不但為土民教化並以羅馬字表達蕃語來宣揚其文化政策藉以馴化土民。

在此教化下成果,非常顯著,佈教開始後十三年(公元一六三),其佈教地區從新港,有目降(新化)目加溜灣(Bakalowan)蕭龍(佳里)麻豆的五社,五蕃社繼續在台南及鳳山佈教,雖然這幾年間不幸有三位佈教師前後被蕃殺殺害,仍阻止不了教士佈教的決心。荷蘭人更以台南地方新港為中心建築教堂,開辦學校,譯聖經,廣為進展。

稍後西班牙,在北部台灣傳播天主教思想,時間比荷蘭人慢,但效郤相當卓越著!

鄭成功來台後,將洋人逐出台灣,並禁止基督教,直到清朝弘化三年(公元一八四六年)改禁,公元一八五九年西班牙派Fernanda Sair博士,以天主教佈教於南台灣,繼之一八六五年Scotlomd派Maxell,M.D(馬雅谷)博士,一八七一年派Rey Willias Campell(甘為霖)博士來台南佈教,並漸漸北上,公元一八七八年,加拿大派Mackay(馬偕)博士來台灣佈教。

以上為洋人在台傳教的概要,其各時代所建設教堂及宣教場所塑造了不少西洋樣式的建築造形。
  教堂建築如下:

(一)前期

Image

(二)後期:在十九世紀,(公元一八五九年),由西班牙本國的指令,馬尼拉的天主教聖父派Sainz來台在屏東縣萬金鄉及高雄市前金的教會堂建造,其次在台南市,斗六等為中心佈教,成績顥著,主要建築如下:

Image

本省是位太平洋緣波上的一個島嶼,它擁有很豐富且具優良傳性的生活形文化造形文化背景,顯示了獨特的地方造形形色彩。如山地,漢民族,西洋,日本等所影響的固有造形文化,對生活工藝品的產業發展上影響深遠,但卻不大為一般社會人士所重視。

一般而言,在這樣富有特色的傳統造形形式表現下,再加自古,代代相傳的加工技術,且普遍地為島民所習,又有富於熱與光的工藝諸資材能用之盡,理應善加愛惜,期使無限的鄉土材料及人力資源,能獲得最大發展,並肩負起發提傳統文化的歷史任務才對。其原因如下:

1.以明顥悠久的傳統造形為基礎,配合現代生活所需的設計,來推行生產。

2.天然的工藝資材豐富,如植物纖維:苧麻、黃麻、亞麻、涼麻、棉、木棉等。一百數十年以前,在二水,彰化鳳山,學甲等地,曾以鳳梨、芭蕉、苧麻、黃麻、涼麻纖維為原,織成布或製漁綱,植物染料:大菁、薯榔、薑姜黃、檳榔、相思樹皮、洋蔥等,過去曾利用大菁為染料,在台南,弋港,三爽等市建立染房。

木材:有台灣特產銘木、花樟、木、檜木、亞杉、松柏、欗心木、烏心石、狗骨仔(土名)茄苳等。台灣的木材工藝,素有傳統加工技術,建築以外傢具,雕刻等如「茄苳入石榴」以不同色彩的木材嵌技術頗有特色,竹、藤種煩有教十種。莿竹、桂竹、麻竹、長枝竹、孟完竹、矢竹等等。竹煩的編組技術千變萬,生產各種煩而且竹傢具加工技術,頗有特殊知名於世界。

蓪草:造花林料,以草加工紙而利用製造蓪草花,歷史悠史,據日據時代紀錄,蓪草紙工業之源的約在一0八年以前,其他製紙原料,有楮鹿仔樹(土名)、三亞、雁皮等,現任在埔里鎮利這原料生產棉紙、宣紙等,蘭草、葦:大甲草,七島蘭(鹽草)月桃,林投,條等編組統維豐促進於台灣編織扶術發達,普遍。陶土、陶、磁、長石、礦物:大理石、觀音石、澎湖文石、埔里附近的化石等,,貝殼、夜光貝、珊瑚等,絲,麻,胡蠂等。

3.人力資原豐富

4.賦有工藝製作技術之天分,如編、織、染、造花、刺技術等。

在此良好條件下,為什麼未能發展,在據時代一殷時機尤其是帽帶編織非常旺盛,後來潮衰退,其原因可列拳如下數點。

1.過去日據時惟恐省貨爭取日貨市場,故對省一般的工產業未作積極的研究推廣及獎勵。

2.省民因無經濟力量,且對工藝資材的認識尚差。

3.省民對舶來品欸評價過,高輕視省產品,事實上省產加工技術粗糙,不精緻。

4.因為對國內對加工技術及機械工具之改良未盡全力,且對成品之產銷未做合理系統運作。

總觀之,工藝之發達與否,代表國家文人的興衰,它不但在國家經濟與民生繁榮上,具有重大使命,而且在向外宣揚國民精神上亦頗有貢獻。因此各國都在設法振興其所擁有的傳統工藝產業;我國一向以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歷史而自豪,更應加倍努力,除完成自給自足之目標外,並應更進一步使之活躍於國際市場,除用以宣揚我國文化次優越性外也可經此賺取大量外匯來提昇全民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藤島亥治郎工學博士 台灣的建築 彰國社

陳奇祿博士     民族與文化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顏水龍       台灣工藝  光華印書館

Re: 顏水龍:台灣的造形文化(高雄海青工商演講全文)

Posted: Wed Feb 13, 2008 2:05 am
by 陳凱劭
顏水龍 wrote:2.會館
為同鄉出身青的會裡面有舞台設備,互相親睦安慰乃至商議或俱樂部,值得一書的會館是為台南市廣東廣西兩卅出身者的會館,是非常傑作的建築作品,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受美軍轟炸而捐毀。
台灣各地的會館歸拖拉庫,淡水、台北、台南、鹿港、安平、鹽水(月津)加起來好幾十間,但是,為什麼顏教授會特別提及,且只提到一間「台南的兩廣會館」呢?

因為,這是顏教授的母校哩,少年時在那裡待了兩年。

而且1945年,兩廣會館被美軍爆擊(轟炸)時,顏教授住在台南,正任職於台灣總督府台南工業專門學校建築學科(今成大建築系),擔任助教授(日本制度助教授僅次於教授,沒有副教授),應該目睹過被爆擊後的慘狀。

詳見:1916-1918顏水龍母校:台南州教員養成所
viewtopic.php?t=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