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實踐大學 排灣族老七佳石板屋(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25 am
by 陳凱劭
實踐大學(原實踐家政專科學校),是顏水龍教授最後任教的學校。顏氏自1971年起擔任美工科教授兼主任,1984年定年退職,時年82歲。
實踐大學校園內有座「魯凱博物館」,其實是一組排灣族魯凱族原住民的傳統住家石板屋,及一座木造穀倉;此為顏水龍教授所間接協助促成,於1985年自屏東縣遷移至台北實踐大學校內。
在顏水龍教授畫作及工藝作品中,最常出現的,正是魯凱與排灣族。因此二族的服飾最為精巧,工藝木雕最為突出。此二族因地理位置接近,幾百年來有通婚及文化工藝語言交流,相互影響,兩族的界線差別,已不明顯。早在百年前日本時代亦有人類學者主張,此二族應算是一族。
此石板屋在2003年由校方立碑為記,由實踐大學創辦人謝東閔題字為碑。惟校方以為是魯凱族石板屋,故以「魯凱博物館」為名。現已於2012年3月經歷史考查後確定是來自屏東縣老七佳的排灣族石板屋,故另立新碑做為告示。
實踐大學美工科在顏水龍教授退休之後幾年,因學校從五專改制為大學,美工科隨之瓦解,壯大變成今之設計學院,校內已不復見當年顏氏所創立的教學系統及師資及實作工場制度;因為教學方向改變,對台灣本土設計藝術研究重視度已降低。惟有此座「魯凱博物館」或可視為顏水龍教授在實踐大學所留下的遺跡。
實踐大學校區衛星照片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38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39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40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40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41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42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42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hu Mar 23, 2006 8:43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ue Mar 28, 2006 12:16 am
by 陳凱劭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ue Mar 27, 2012 10:27 pm
by 陳凱劭
這組石板屋,二十多年來一直是由實踐大學 黃則修 老師帶領學生,定期去維修的,黃老師帶領學生去換補腐壞的構件,換屋頂茅草等等。
黃則修老師是戰後台灣著名的撮影家,有「台灣攝影獨行俠」之美譽。
本写真撮於2011.12.03,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黃則修老師82影展剛好與顏水龍教授展同時在北美館展出。
黃則修老師在大東亞戰爭末期及戰後初期,在台北師範學校唸書。他遇到的老師當中,正好有顏水龍教授老友國分直一教授、及立石鐵臣先生。雖然黃則修老師終生以撮影為主業,但受到國分直一教授的影響,對台灣的民俗學、人類學亦有特別興趣。
黃則修老師的 Facebook:實踐大學排灣族老七佳石板屋更名活動 (2012/3/24)写真図集(75張)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 ... 6795463387
Re: 實踐大學 魯凱博物館
Posted: Tue Mar 27, 2012 10:35 pm
by 陳凱劭
屏東排灣族(パイワン族)老七佳、台北実践大学概念地図
元地図由千々岩助太郎先生絵,筆者加註
台灣立報 原視野:排灣族老七佳石板屋的重新命名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6609
2012-3-26 22:12 作者:王雅萍(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3月24日到實踐大學參加54周年校慶。1984年從屏東縣春日鄉流浪到台北的排灣族老七佳石板屋,在校慶當天舉行重新命名典禮,這是場久別27年的重逢。
會議由風趣幽默的屏東文化園區樂舞藝術總監包勝雄先生擔任司儀。陳振貴校長介紹與會的林澄枝資政(創辦人謝東閔的媳婦)及返校參與校慶的校友代表和從南部校區來到台北參加校慶的原住民專班學生。
原來實踐大學石板屋的建造是因為的創辦人謝東閔先生在日本時代留學廣東,1945年獲選為中國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為台灣代表,在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參與接收台灣工作,11月後被任命為高雄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在民國35年,接任高雄縣長,與原住民結緣,甚至當年排灣族的大頭目分別改謝東閔縣長夫婦的漢姓「謝」與「潘」,最有名的就是三地門鄉的排灣族謝貴大頭目。
在民國47年謝先生基於「家為國本」、「家齊而後國治」之理念,特別創辦「實踐家政專科學校」,為我國第一所家政學校。而謝創辦人在歷任省府教育廳委員、省主席等工作期間都跟非常照顧排灣族人並多有往來,才有建造石板屋的因緣。
石板屋命名及巫師祭告暨揭幕儀式由七佳部落巫師郭陳秀英及方含笑兩代巫師主持,其中郭女士曾經參與27年前第一次的石板屋落成命名儀式。
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致詞時,感謝實踐大學創辦人及歷任校長的協助,特別是謝孟雄董事長還親自跟著他跋山涉水到春日鄉老七佳部落現場勘查。實踐大學是國內設計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名校,又在南部校區設置原住民專班。也希望將來能多多合作運用石板屋資源在台北校區博雅書院相關通識課程,協助在台北行銷原住民族文化。
趙秀英頭目特別提到「很高興老七佳部落的傳統領域已經來到台北的大直,聽說這裡地很貴,非常感謝實踐大學多年來照顧石板屋。」耆老也分別吟唱傳統歌謠,文化園區鍾興華局長述說找尋石板屋的歷程。
感人的是,民國85年一起跟著黃則修教授幫忙整理修復石板屋的學生志工們都有回來,展現了一種教育傳承的生命力。
負責協助修復的官政能主任、蕭登貴老師、吳純珠助教,還有整整大學4年協助管理維護,被黃教授戲稱為小頭目的林金昌同學及志工們,翻看著當年記錄拆解修復記錄的老照片,說起那些年一起修理石板屋工作的共同回憶,因為有這群師生努力,實踐大學的石板屋才安在。
後來筆者陪著老七佳部落耆老們一起到101大樓的觀景台參觀,有種跟著頭目在台北觀光的錯覺。筆者訪問當年有參與的7個耆老,其中擔任工頭的楊枝明特別提到,他當時是水泥工人,工程是由屏東萬巒的孔先生(已逝)接洽,由他號召部落族人施工。
因為到台北路程遙遠,沒有很多族人願意參與,前後約3個月才順利完成,最後一個月族人們就住在石板屋中生活。楊枝明說,能在有生之年親眼再看到石板屋非常感動。他回憶,當年部落很多石板屋都被拆掉了;也有人請他去蓋石板屋,他印象中經手蓋過的石板屋還有烏來、台中、新竹、內埔及燕巢等五處。不知道這些石板屋是否跟實踐這棟一樣安然無恙?
晚上參加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在劍潭宴請老七佳部落族人的晚宴,是一個美好的文化交流之夜。這個流浪到台北的老七佳石板屋的故事記錄著一段謝前副總統跟原住民文化的相遇。